未就业毕业生 有人郁闷有人闲
- 职场资讯 -
毕 业 生
-
网络
-
- 更新日期
2008-03-20
与已经找到“婆家”的应届毕业生相比,还有一群人更值得关注——那些至今尚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近日,本报的读者热线就接到了不少应届毕业生打来的求职电话,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些毕业生心态各异,没能找到工作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
类型一 悔不当初
群体画像:“曾经有一
份不错的工作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直到失去以后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此类毕业生的一大特点是:他们总习惯将后面遇到的工作机会和前面失去的进行比较,徒添懊恼。
个体素描:Lily 某名牌大学新闻专业 小本
这几天,又有几个同学签完了三方协议,隔壁的MM甚至连北京户口都办下来了,而我呢?还没有“卖”出去。
去年10月,我开始了找工作的漫漫征程。那时的我希望进媒体工作,甚至幻想有朝一日能成为“京城名记”。可现实很残酷,我中意的媒体不招人,招人的媒体我不中意。一些连名字都没听过的报纸凭着解决户口的优势,也提出种种苛刻条件。
无奈之中,我开始拓展自己的求职面,面试过销售代表的工作,可当某地方移动以10万年薪和我签约时,我反而犹豫起来:不想离开北京、不进媒体不甘心……我选择了放弃,如今回想起来,意气用事,悔不当初!
类型二 不找工作
群体画像:他们生在大城市,没有户口的烦恼;他们家境优越,没有生活的压力;他们向往自由,主动选择不就业。
个体素描:Carol 工商管理专业 小本
都说毕业生找工作是一件苦差事,我却没有这种感悟。倒不是因为我已顺利找到工作,恰恰相反,现在的我还是“无业游民”。
反正没有户口问题,没有养家糊口自己租房的负担,当然要慢慢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找不到的话,我宁愿不就业。
类型三 期许过高
群体画像:他们大多出身名校、雄心万丈;他们对“眼高手低”、“自我期望过高”的评语嗤之以鼻;他们被现实打击也毫不动摇,反而认为:“不请我是你们公司的损失。”
个人素描:KK 名牌大学法律专业 小硕
我属于那种从小到大都很顺利的人,尤其在学习上,说句大话,没有我做不到的,只有我想不到的。
我希望进入咨询公司工作,但遗憾的是,人家没有校园招聘计划。我也曾经面试过几家律师行,但我实在不愿过每月挣着几千大毛、给老板整理资料外加端茶倒水的活。
最近总有人问我,看到别人都找到了工作,你不急吗?我认为,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倘若起点很低,将来再向上爬,很困难。
类型四 一无所获
群体画像:他们为工作疲于奔命,却总是失望而归。他们在一次次打击面前,降低着自己的心理底线。
个人素描:David 信息专业 小本
在找工作上,我绝对属于“动手早、收效晚”的那类。比如现在,在“招聘企业不论大小,决不放过”的原则下,我投出的简历不计其数。可时至今日,一个OFFER都没有收到。你问我为什么?都是英语惹的祸!手里没有六级证书的我怎么和人家竞争?现在,企业选择的余地太大了。以前是企业抢应届生,如今是应届生抢企业,一次去个小公司试试,却听到人家招聘负责人抱怨:“累死了,一上午面了六个,四个是研究生。”哎!
另类关注
大学生就业难,这是共识。但人们习惯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如愿找到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因为在潜意识中,人们认为,能在严峻形势下找到工作,不容易!其实,还有一个群体更不容易,他们要承受外界的打击和内心的压力,明天之于他们,依然未知,他们就是文中提到的那些至今尚未找到工作的应届生。
某种程度上,这些学生是“弱势群体”,尽管他们自己不一定这样认为。对于这样的群体,人们习惯送去安慰和鼓励,而今天,我却选择用建议的方法来送出我的关注。不为别的,只希望他们真的会有一个更好的明天。
对于那些悔不当初的应届毕业生,我想说,“如果当初我……,现在就……”,许多人喜欢这样的假设,但机会就是这样,错过了就不会再回来。别再任由自己陷入过去的沮丧中,人要学会向前看。
对于那些主动选择不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我想说,你们的幸运让人羡慕。但运气长着翅膀,它不会永远眷顾你。人总有离开家庭、独自面对生活的一天。你要学着长大!
对于那些自视甚高的应届毕业生,我想说,优秀的人啊,没有人否认你的能力,但别忘记,还有更优秀的人在你的周围。
最后,对于那些至今一无斩获的应届毕业生,我还想说,忙碌至今,仍然一无所获,不是你的运气不好,而是你的“致命伤”在作祟。把它找出来,然后学会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