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私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不足根源何在
- 职场资讯 -
职场攻略
-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
-
- 更新日期
2007-06-2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个私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也逐渐成为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农村富余劳动力和社会新增劳动力的重要渠道。然而,个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劳动力就业的贡献并不尽如人意,那么……
邓小雪职业生涯中的第二次跳槽,是从一家业内赫赫有名的传媒公司跳到一家国有电视台。传媒公司的高薪酬和眼界的开阔,曾经诱使她离开以前的国企进入这家私企。然而,一次突发疾病促使她痛下决心,再次回到体制内单位:不分昼夜的节目制作引发了她的胃病,因为公司没有为员工参保,昂贵的医疗费需要自理;她申请休息几天,公司却告诉她,如果不能按时完成这期节目,将不会和她签合同。
“跳到国有电视台工作,收入减少了,但是工作较稳定,有较好的福利待遇。其实,我在私企也能干出名堂,但不安全感迫使我重新选择。”邓小雪向记者敞开心扉。
留人不易招人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型引擎。截至2006年底,我国登记注册的个私企业达到494.7万户,个体私营经济创造的GDP占到经济总量的40%左右。个体私营企业平均每年增加就业岗位500万个至600万个,占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3/4,逐渐成为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吸纳社会新增劳动力的“蓄水池”。然而横向比较,我国城镇每万名就业劳动力拥有的企业数比英国、德国低4.5-7倍,城镇企业人数平均规模却比英国、德国大45-71倍。由此看出,我国城镇劳动力主要在大中型企业就业,个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劳动力就业的贡献并不尽如人意,没有发挥其增加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应有的作用。
事实上,个私企业发展屡屡遭遇人才瓶颈:一方面,老员工频繁跳槽。一项关于北京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的调查表明,个私企业约有40%的被调查对象有跳槽的打算。中关村IT行业的人才流失率在39.8%以上,在一家私企工作2-3年的并不多见。“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度是许多个私企业对留不住人才无奈的自嘲。
另一方面,新的人才很难招到。“首选进机关,无奈去国企,实在不行到私企。” 大学毕业生中流行的这句“顺口溜”,折射了他们对个私企业认同感较差、信任感不足的心态。中国人民大学的调查也显示,大学生中有35.4%愿意去党政机关、13.6%选择国有企业、15%选择外资企业,而仅有1.3%选择去个私企业。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个私企业长远发展的软肋,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也阻碍了个私企业带动就业的能力。
人才瓶颈因何而生
很多人对个私企业的看法和邓小雪相似:合同签订率不高,薪酬福利制度不规范,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亟需完善。薪酬福利毫无疑问是择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长期以来部分个私企业重高薪轻保障,在待遇方面只涉及薪水,社会保障严重缺失。根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的调查,个私企业员工社会保障问题尤为突出。个私企业员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为42.4%,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比例为24.9%,参加失业保险的比例为27.9%。个私企业参加社保情况如此不理想,以致于一直都是劳动保障部门进行扩面征缴的突破口。员工对社会保障关注却日渐升温,根据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2007年社会保障绿皮书,“社会保障”首次成为城市居民最关注的社会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尤其是医疗费用的不断攀升,一旦遭受疾病困扰、失业变故,个私企业员工往往措手不及。同时,某些个私企业签订和履行合同存在随意性,违反法定工资基准、超时劳动、拖欠工资等现象屡见不鲜。
个人发展与晋升空间也是影响人才择业价值观的重要因素。智联招聘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就业报告表明,七成大学生择业首先考虑未来的成长空间。令人失望的是,某些个私企业运营不规范,没有建立合理的人才晋升制度,人治大于“法治”,任人唯亲、亲疏分明。人才培训方面也存在急功近利现象,错误树立“重使用轻培训”的观点,缺乏现代管理思想、市场经营知识等方面的培训。特许公认会计师工会(ACCA)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姚志君认为,员工只有在取得了自我实现上的满足时,才是与企业关系结合最为紧密的时候。充分为人才创造培训和发展的机会是企业留住人才、增强凝聚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我国个私企业大多分布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或服务业,行业进入门槛低,产品结构趋同,致使低成本的劳动力往往成为个私企业生存和竞争的主要砝码。除此之外,我国的个私企业大多尚处于创业和发展的初级阶段,追求效益迅速膨胀的短期行为导致它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追求近期目标的极大化使得它们往往实行高积累低分配的政策。其实,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才对于个私企业的价值才是无限的。首都经贸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葛蔓教授指出,知识已超过资本、土地、劳动等传统要素,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为重要的资源。企业能否赢得更多的用户,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关键取决于知识的储备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就是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