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被高薪挖角 评级业遭遇人才短板
- 职场资讯 -
就业动态
-
第一财经日报
-
王春霞
- 更新日期
2007-06-04
过度竞争、缺乏相关行业指导以及缺乏行业自律协会带来的整体行业盈利水平低下,是造成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
一边是债券市场的飞速扩容,一边是人才短缺的尴尬处境,本土评级公司正在艰难地摸索着自身发展的方向。随着金融机构自身内部评级系统的建立,评级公司的人才正在向大机构流失。
“一年到头换人”
“有的评级公司一年到头在不停地换人。”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何敏华一谈到人才流失这个问题,就显得很无奈,“评级公司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对人的锻炼也是比较全面的,在经过两年的工作实践之后,很多人的选择却是跳槽。”
据了解,目前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都在积极建立内部评级体系,急切需要熟悉业务的评级人才加入,于是从评级公司“挖角”成为了最常见的方式之一。金融机构最大的优势就是体现在薪酬上,“金融机构开出的工资甚至是我们的两到三倍,对员工来说,这也是很现实的选择。”何敏华称。
“评级机构对员工的要求非常高,需要业务能力强的前台人员,同时也需要强大的后台研究力量,来完成从宏观经济到行业再到单个企业的配套研究,找到合适的人才需要付出相对大的成本。想去证券公司招一个好的证券分析师,人家根本不会上我们这里来,待遇就摆在这儿。”
过度竞争导致盈利水平低
目前,按照监管部门的规定,只有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上海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可以开展评级业务,但是5家机构这一数量对于相对较小的评级市场来说,还是呈现出过度竞争的状态。
“应该更好地发挥评级机构在市场中的作用。”发改委财金司一位官员在谈到债券市场制度建设时指出,评级机构的过度竞争带来的是相互压低评级费用,或者体现为给企业评更高的信用级别来吸引客户。
过度的竞争、缺乏相关的行业指导以及缺乏行业自律协会带来的整体行业盈利水平低下,是造成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
据悉,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都由行业协会来定价,作为债券承销商的券商和商业银行都由其监管部门制定出了相应的行业最低收费标准。上述5家评级机构虽然在去年9月自发签署了《价格公约》,但这种公约仍缺乏来自外界的强有力约束。
上述发改委官员表示,他们正在考虑推行“双评级”的模式来避免因评级机构竞争而出现的“评级误差”。所谓“双评级”就是单个债券分别找不同的两家评级公司来评级,两家的结果都同时对投资者公示,将有利于提高评级的公信力。
何敏华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她本人对评级市场的发展还是很乐观。“随着短期融资券的出台、企业债发行的扩容,公司债券以及新的结构性融资产品也会不断地推出,同时金融机构的发债品种也在增加,整个债券市场都呈现出发展的趋势,评级机构也正面临很好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