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人才缺口60万人
- 职场资讯 -
就业动态
-
深圳特区报
-
- 更新日期
2007-03-06
数字电视、网络电视、楼宇视频、电子杂志等迅速发展,未来3至5年内—— 数字新媒体人才缺口将达60万
近年来,新媒体就像一匹黑马,从诞生那天起,不停地刷新着媒体种类,冲击着人们的神经和眼球。数字电视、网络电视、楼宇视频、电子杂志……新媒体的层出不穷,让走在时代最前沿的新媒体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显得捉襟见肘。
从最初单一的网络、手机,发展到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楼宇电视、手机报、电子杂志等等,再加上数字电视标准、手机电视标准的即将确定,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加快步伐前进的数字新媒体产业。目前,中国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和数字媒体技术的研发,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近期一项调查显示,传媒人才已成为今年职场上的“领军人物”。每年20%的人才需求增长、30%的薪资增长,使相关专业的大学录取人数不断攀升。但仍有相当多的传媒机构,尤其是新媒体运营企业都在感叹,找不到合适的数字媒体人才。专家预计,在未来3至5年内,中国数字媒体人才的缺口将达60万人之多。
研究型人才:面向全球选拔
据悉,关于新媒体的研究已经分为3个主要模块:一块是理论性研究,比如随着宽带的普及,网络视频、IPTV日益成为重要的传播手段,受众的收视、阅读习惯发生了哪些变化,媒体环境有哪些新特点等;一块是技术性研究,如在下一代网络的基础上如何开发出更多、更新的传播手段;还有一块是经营性研究,如研究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抓住受众,开发广告资源等。据了解,目前关于新媒体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都属新课题,在国内,与IT技术相关的内容研究相对较多,而与传媒产业和媒体运营相关的“实战型”研究还比较缺乏,相关人才更是新媒体研究、运营机构的宠儿。
采编型人才:面临转型阵痛
媒体大环境的转变,给众多一线操作人员带来了全新挑战。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纷纷跳槽到网站、电子杂志等新媒体,可是新媒体自身的特点,让他们原有的技能显得滞后于时代,亟待升级、更新。
人才转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培养10多年的编辑记者,在新媒体面前,一切要从头开始。例如电子杂志,对记者的要求明显比传统杂志要高。以前记者参加一个产品发布会,写一篇文章就够了。而现在,记者在接到请柬时,首先要写一篇关于“某公司将要发布一个新产品”的新闻在网站公布;然后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掌握了新闻材料和现场情况,再通过网站在网友中调查:这款新产品哪些功能是新的?哪些是旧的?功能表现怎么样?最后把网友的代表性意见在杂志中形成评论。总体来说,现在对记者采写新闻的要求是多角度、动态的。
对新媒体编辑来说同样如此。他们不但要具备传统新闻人的策划能力,而且要能从新媒体受众的心理出发,用最合适的形式呈现信息。比如网络编辑要善于运用网页的版式、色块、标题,提高点击率;而手机新闻编辑就要善于用最精练的语言,形成最有冲击力的新闻。
经营型人才:需求复合型职业经理人
据悉,目前国内共有媒体从业人员55万人,但懂得媒体经营管理的人才却不到1%,作为领军人物的媒体管理精英更是少之又少。如果把目光投向出生不久的新媒体,这一数字就显得更加尴尬。
有关专家指出,一名优秀的媒体经营管理人才必须是一位“传媒职业经理人”,发行人、总经理、总编辑、内容总监、发行总监、广告总监、生产总监、人力资源总监等,均可称为“媒体职业经理人”。他不仅要具备“职业经理人”的经营管理头脑和才干,也要具备“职业新闻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既能够在传媒产业领域从事专业性的经营管理,也要懂得从中国传媒产业的特殊性出发去运营发展,实现传媒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由于新媒体具有强烈的交互性、即时性、技术性、创新性等特点,对管理人才的技术理解能力、市场触角的敏锐度、商业模式的创新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